第二百九十八章 明鑒萬裏
全真小道童開局 by 餵狗的貓
2024-1-10 21:03
站在邯鄲城頭,劉備有些疑惑。
張寶他不是沒有交過手,在追擊的過程中,他和張寶有過多次交手。
手段詭異多變,雖然在大軍之中被大大壓制。
不過其武藝也不比自己遜色多少,為何會馬失前蹄,讓自己直接給撿了個人頭呢?
要說這是巧合,他打死都不敢相信。
要說那個張寶只是個巧合的話,那麽,那個張梁,怎麽也不可能這麽弱才對,要真的這麽弱,能和盧植對峙那麽久?
所以,這壹切之中,都透露著壹絲詭異。
進城之後,俘虜也少的可伶。
還有,他們只看到張角的屍體,而張寶,張梁的屍體卻沒有看到。
據俘虜交代,是火化掉了,不過為什麽要火化?
他們兩人死的時候,都還算面容完整,如此火化,多少有些說不過去,總是給人壹種,他們在掩飾什麽的感覺。
他把這些疑點說給主帥皇甫嵩聽。
可皇甫嵩卻是告訴他,當務之急,是要安定天下人心,拿什麽安定?
黃巾賊賊首全部伏誅,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於些許瑕疵,那都無關緊要,現在最重要的是,補種壹季雁門郡太守那裏,進獻給陛下的,名為土豆的作物。
可盡量彌補冀州的損失。
劉備雖然不甚認同,不過對皇甫嵩壹心為民的思路,還是比較贊同的。
便也就不再打擾皇甫嵩了。
皇甫嵩對盧植托他照顧的這個後輩,印象也很是不錯。
打算好生舉薦壹番,將來或許又是壹位國之棟梁。
其實盧植為什麽會被調回洛陽,第壹次換帥,卻是沒有用他這個,能征善戰的老臣,而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河東太守董卓?
歸根結底,還不是盧植手上這十萬精銳大軍。
實在是太過不放心,特別是放在盧植這種正人君子手裏。
畢竟在當今陛下看來,有弱點,才有交易的前提。
妳這個人壹旦沒了弱點,成為壹個完人,那可以參考王莽,他可是當時儒家公認的在世聖人,儒門聖賢。
可結果的?
因此劉宏他不想讓兵權落在盧植手上。
他怕到時候,想要辦了他,都找不到什麽借口。
現在就挺好,皇甫嵩這廝,也屬於軍功貴族序列。
他們可沒有世家之人,那麽會包裝自己。
哪怕他自己身上沒什麽毛病,家人身上也多的是。
再說了,外出征戰,多多少少都有違規事件發生,到時候隨便找個借口,就可以把他皇甫嵩給擼下來。
所以,相對於盧植會去坐冷板凳。
皇甫嵩的待遇就好了很多。
他提的,給冀州免稅兩年,盡快恢復冀州生產等等建議。
全部被現在還虛弱的很的劉宏,壹壹采納。
並且為了讓他皇甫嵩幹的更加開心壹點,還直接讓皇甫嵩暫領冀州牧,全權處理冀州災後重建的事宜。
同時封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晉封他為槐裏侯,食邑八千戶。
此時的皇甫嵩,手握兵馬十多萬,可謂顯赫壹時。
都有人勸他南面稱制,自立為王,和洛陽分庭抗禮……
不過那也就說說,他是想都沒敢想。
雖然看似兵精糧足,實際他的本部只有兩萬,盧植留下來的十萬大軍,說要跟著他打仗,這個沒問題。
要是造反,那說不得,自己睡著睡著,人頭就被人家借走了。
張角三兄弟伏誅的事情,很快便傳遍整個大漢十三州。
雁門郡中,小張寧得知這個消息之時。
卻是表現的相當平靜,只是表示要回房間休息,這幾天不能跟著楊嬋壹起學習了。
小蔡琰見此,以她的聰明小腦瓜,自然發現自家小姐妹,好像有些不太對勁,便想要跟上去,問問情況。
卻被楊嬋給拉住了。
蔡琰不知道,她是知道的。
聽丘誌清說過,這個小女孩,好像就是張角的女兒。
此刻讓她壹個人靜靜,也好。
對此,丘誌清也不好多說什麽,這種事情,對於壹個七歲的小孩來說,確實是有些令人難以接受,不知道是哪個大嘴巴傳進來的。
留下壹絲神念,附著在小張寧身上。
只要她不做傻事,相信時間壹長,她自己便可以走出來。
此時他自己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
大批人員的安置,還有基礎設施的建設,等等。
而今定襄,雲中兩郡,已基本穩定,丘誌清他們原本打算今年休養壹年,來年再向五原和朔方兩郡進軍。
奈何,三月份,地龍翻身。
將陰山五原段,震出壹個大豁口。
豁口直接讓僅能通行小隊人馬的道路,瞬間變成了大軍行進的坦途。
也幸虧鮮卑正在內亂,否則,事情就不好辦了。
這事情,還得從五年前說起,當年丘誌清帶隊,在野狼道伏擊了想要偷襲平城的鮮卑大部隊,當時真是鮮卑首領檀石槐帶隊。
那廝被關羽打傷,雖然被自家親衛抵擋了大部分傷害。
可最後那壹下,依然留下內傷。
回去之後,僅僅支撐了兩年,便撒手人寰。
三年前,檀石槐兒子繼位。
不過草原之上,可不講什麽正統,誰的拳頭大,誰就是正統,檀石槐所謂的本部,折損過於嚴重。
他在的時候,還能憑著過去的威望。
鎮壓下來,可他壹走,那他的兒子可就沒那個本事了。
而且他又不止壹個兒子……
因此,徐榮提出了壹個建議。
那便是長城沿線的友好部族,經常丟羊,壹定是鮮卑人幹的,他們要盡快穩定內部,然後去找偷羊的鮮卑人理論。
畢竟今日他們敢偷羊,明日他們便敢竊取大漢江山。
還要立國妳說氣不氣?
對此,丘誌清毫不猶豫的,便同意了。
主要原因是,張角臨死前的那壹手,是丘誌清始料未及的,壹下子湧入了百萬級別的人口,如果不盡快安頓下來。
恐怕之後安置會有大麻煩。
因此,盡快控制另外兩郡,刻不容緩。
現在占領,說不定還能種壹季土豆。
只不過丘誌清和劉宏的這個交易,可算是坑苦了並州刺史張懿。
這個家夥,本來並州刺史做的好好的,突然發現,南匈奴所在的西河郡,近幾個月來,湧入了不少東胡人。
壹問之下,這才得知。
原來是丘誌清他們,正在收復陰山五郡。
這個他倒是沒意見,可丘誌清拉攏牧民,打擊部落首領,編戶齊民這壹套,嚇壞了不少部落首領,紛紛跑來投奔南匈奴。
其中有不少南匈奴的部落首領,也在丘誌清的打擊之列。
畢竟大軍出發前,丘誌清只說對付那些胡人怎麽辦。
可沒說南匈奴的事情要特殊對待,所以魏和他們,便直接壹視同仁了。
如此壹來,倒也顯得公平。
只不過這個公平,是不是人家想要的,那就不好說了。
洛陽朝堂之中,隨著士人的回歸,並沒有出現,人們想象中的黃巾賊滅,聖天子垂拱而治,天下太平的景象。
反倒是朝中傾軋爭鬥,越發的激烈。
丘誌清也避免不了,被卷入其中。
黃巾賊滅,那之前和黃巾賊勾結之人,也可以再次拿出來,曬壹曬了。
其實這主要針對的,是張讓等人。
誰讓他們不少,曾經都替黃巾賊說過好話呢?
只不過設想是好的,實際操作之時,便難免擴大打擊面,比如說丘誌清,他就很冤枉,他可以對天發誓。
他和黃巾之亂,真沒有任何關系。
也就和張角本人關系好了點。
收留了張角的壹些弟子,女兒,以及壹些部眾,而已……
丘誌清自認為,自己不會對大漢有什麽不良企圖,收養張寧也是全了自己與張角的道友之誼,收留黃巾部眾,
也是為了保留有生力量,為大漢戍守邊疆。
可耐不住人家不是這麽想的。
他的位置本來就招人恨。
現在除了皇甫嵩這位冀州牧之外,別人都說他是北並州牧。
加之劉宏沒了“蒼天”這個大殺器,對地方的監察控制,也沒有以前那麽得心應手了,最主要是,他把傳國玉璽弄丟了。
壹起被他弄丟了的,還有太廟之中的赤霄神劍……
這導致劉宏有些不自信。
不過慶幸的是,傳國玉璽,應該還在南宮之中。
這點,他自信自己感應不會出錯。
看來,得早點修復南宮才行,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以後詔書用印,都只能用自己私印這件尷尬的事情。
因此,哪怕劉宏對與朝臣攻訐丘誌清勾結黃巾軍。
他是不信的,也不能信。
不過丘誌清收留黃巾余孽,這是證據確鑿的事情。
畢竟那麽多人口往來,不可能壹點風聲都沒有。
他大漢朝,又不是沒有自己的情報組織。
再想想現在自己的處境,劉宏也很是無奈,大軍需要犒賞,南宮需要重建,地龍翻身,河流改道,這些都需要賑災。
壹個字:錢錢錢啊……
劉宏的解決方法,壹如既往的簡單粗暴:賣官!
此次,不僅官位可以賣,就連爵位都可以賣。
當然是,暫時還只是賣低等爵位。
侯爵之類的,暫未掛牌售賣。
其中更為誇張的是,他想連三公都拿來賣……不過暫時被大臣集體反對給堵了回去。
既然如此,劉宏便搞出了壹個遷任費用,也就是妳只要是上任,調任,都需要交壹筆錢,要是妳沒錢……
那不好意思,除非朝廷有緊急情況,需要妳頂上。
否則,誰也不行。
其中他的大主顧,假節鉞的使匈奴中郎將丘誌清,自然不會放過。
朝中有大臣彈劾,劉宏剛好下詔申飭,便勒令丘誌清上書自辯清白。
除此之外,詔書之中還表明,現在朝廷百廢待興,希望丘誌清能盡自己所能,為朝廷分憂,盡快解決自身問題。
丘誌清收到份詔書之時,已是九月初。
離九九重陽沒幾天了。
據說,他師祖王重陽,也剛好是在重陽節誕生,原本之前讀書的時候,不叫這個名字,不過後來混江湖了,這才改名。
這也是正常操作了,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而且當時他幹的,還是掉腦袋的大買賣。
改個名,用小號保命也是正常,以免連累家人。
他問過楊嬋了,天庭沒有王重陽,也沒有重陽子這號人物。
這就有些難辦了,看來在這地仙界中,自己註定是沒有靠山的野道士了,今後的日子裏,看來,都只能靠自己了。
丘誌清剛想著靠自己,便接到了劉宏的申飭詔書。
詔書雖然看起來措辭有些嚴厲,斥責丘誌清私自收留黃巾余孽。
要求丘誌清盡快把黃巾余孽處理掉。
不過這份措辭嚴厲的詔書,在語文閱讀理解中,曾經十分,拿過七分的丘誌清看來,通篇的中心思想只有壹個字:錢!
劉宏不是在斥責他,而是在催債……
真沒品,三月份的債務,九月份就是催。
不過唯壹好的壹點就是,劉宏沒有給他加高利貸。
這也是劉宏試探自己的壹種方式了吧,丘誌清如是猜想,否則,也不會有這份催債的詔書了,皇帝的心思,真是變幻莫測。
叫來徐榮商議壹番後,丘誌清東拼西湊。
弄出了兩億差壹點,沒有湊成整數。
要給劉宏壹種感覺,自己已經盡力了,目前就這麽多。
剩下的,到時候補上。
當然,十常侍的禮物也不能少,這都是慣例了,丘誌清不給他們送錢,而是給他們送特產,相信到了他們手中的特產……
給劉宏的回復,很快便寫好。
看著手中的奏表,丘誌清還算滿意。
主要提了壹番此刻雁門四郡的情況。
而後再說說他們這邊面臨的困難,崔壹波糧食。
這是再次表明,雁門的命脈在朝廷手上,雲中四郡也不安定,不存在造反的可能,也沒那個能力,讓劉宏安心。
最後表示,在此次收復雲中四郡之時。
那些不念天恩的東胡首領,被抄沒家產的不少。
天下初定,他們心系朝廷,那些胡人首領的家產,全部奉上,外加雁門半年的收入,共計不到兩個小目標。
最後再重申壹下,自己,包括雁門上下。
和黃巾軍呢,那是沒有任何關系滴,陛下明鑒萬裏,聖明無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