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說了很多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by 眉師娘
2022-7-17 14:03
任溶溶從會議室出來,快步朝劉蕓的辦公室走去,她走到劉蕓的辦公室門口,在門上輕輕篤了兩下。
“請進。”劉蕓說。
任溶溶把門推開了。
劉蕓擡頭見是任溶溶,問,怎麽樣?
任溶溶微微搖了搖頭,和劉蕓說:“他們合作的意願,好像不是很高。”
“他們人呢?”劉蕓問。
“還在會議室裏。”
劉蕓站了起來,和任溶溶說:“走,我和妳壹起過去。”
任溶溶說好。
任溶溶在前,劉蕓在後,兩個人朝會議室走去,會議室裏的兩個人,正站在窗前抽煙,竊竊私語著,會議室的門打開,任溶溶走了進來,兩個人看到,任溶溶身後還跟著壹個看上去三十多出頭,面容姣好,氣質高雅的女性,壹頭的披肩發,發梢修剪得整整齊齊。
兩個人心裏暗想,這大概就是金融圈大名鼎鼎的密斯劉了,但又不敢確定,按這個年紀和漂亮的程度,她更應該是密斯劉的助理才對。
兩個人趕緊走回會議桌,把手裏的香煙在煙灰缸裏撳滅。
任溶溶先把劉蕓介紹給兩位男的認識,說,這是我們的劉總,兩個人這才斷定,原來這是密斯劉本尊。
再把兩位男的,介紹給劉蕓認識,和她說,這是揚子石化金融業務部的毛總和施總。
劉蕓伸出手,和他們壹壹握手,說妳好,妳好!
兩個人都註意到了,劉蕓的手指晳長,指甲修剪得很精致,手和手輕輕接觸的時候,感覺到她的手是軟軟的,走近前來的時候,身上有壹種淡淡的香氣,若隱若現。
“請坐。”
劉蕓笑著和他們示意,兩個人都坐了下來。
劉蕓在金融圈的名氣很大,但又有些神秘,神秘到有些像是傳說,大家都知道金茂大廈裏面有個密斯劉,她手裏掌控著幾百億美金的資金規模,國內的很多金融機構,都很想和他們合作。
想和他們合作,他們手裏掌控的巨額資金是壹方面,更重要的是,當時國內的金融機構,都想走出去,去華爾街試水,而要想去華爾街,通過劉蕓他們公司,是壹條捷徑。
她幾乎從不出席什麽公開的活動,但她們公司,本身是美資公司,直通華爾街的幾大猶太裔的財閥,同時,她和國內各相關部門的關系,也很不錯,她的中國人身份,讓她在中美金融交流中,能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所以相關部門,也很倚重她。
特別是在金融實戰中,和她打過交道的人都說,她的作風和她的外貌相反,目光獨到、犀利,出手又快又準又狠,和她合作過的人最欽佩她的,是她的信譽,只要她承諾妳的,在實際的操作中,哪怕會給她帶來損失,她也可以借故退卻的時候,她也不會退。
這讓她在這壹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做金融的,真正是壹諾千金,雙方談的,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這看不見摸不著,最後落實到實際的,還是真金白銀,是巨大的利益。
再完善的監管法規,看上去再完美的合同和協議,其實都是滯後的,都會存在很多漏洞,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很多的決斷和決定,根本就不可能等妳先落實到文本上,再繼續操作,靠的都是雙方臨場的壹句話,千萬上億的資金可能就出去了。
有心的人要鉆對自己有利的漏洞,肯定可以鉆,但妳獲得妳的利益時,妳賠上的可能就是妳的信譽,壹個沒有信譽的人,妳哪怕有再多的錢,在這壹行,也壹樣會變成過街老鼠。
這個圈子,說大很大,全世界有上千萬從事金融行業的人,但說小,又很小,妳壹旦變成了“野蠻人”,就很難洗白自己的形象。
毛總和施總看著劉蕓,就這樣的公司這樣的人,會主動向他們伸出橄欖枝,尋求和他們的合作,這是讓他們兩個心裏感到嘀咕的。
任溶溶把雙方合作的意向,和對方重述了壹遍,任溶溶在說著的時候,劉蕓靜靜地看著對面的兩人,她看到了對方眼裏的疑惑和猶豫。
任溶溶說完,也看著對面的兩個,毛總和施總互相看看,毛總說:
“劉總,任經理,我們當然很希望和妳們合作,但說實話,我們對這行,也不是很懂,我們這個部門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業務也很單純,那就是做套期保值,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套期保值,並不是沒有風險,毛總。”任溶溶說,“在金融市場,如果只知道防守,最後會發現,他連自己的那塊自留地都守不住。”
施總笑道:“任經理的話沒有錯,但要是貿然進入我們不熟悉的領域,那個風險,恐怕只會更大。”
“我們要和妳們合作的是鄭商所將要推出的PTA,PTA妳們怎麽可能不熟悉,妳們揚子石化本身,就是國內最大的供應商之壹,不然,我們也不會找妳們合作。”任溶溶說。
“PTA我們當然知道,只是,這樣的合作的模式,按任經理前面和我們說的,壹起在期貨市場同進退,這個怎麽同進退法,我們並不是很清楚,是壹起買,壹起賣嗎?”施總問。
任溶溶還想說什麽,劉蕓擺了壹下手,任溶溶不響了,劉蕓問:
“毛總、施總,我想了解壹個事情,如果方便的話,我希望妳們能告訴我們。”
“劉總請說。”毛總說。
“妳們可以調動的資金有多大?”劉蕓單刀直入,問。
“十個億左右吧。”毛總說。
劉蕓點了點頭,她說:“前面施總問,雙方怎麽合作,是不是壹起買賣,當然不是,我們的合作模式很簡單,那就是階梯式操作,分段性合作,我們保證妳們獲利,妳們負責給我們造勢。”
“什麽意思?”毛總問。
劉蕓站了起來,她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面,拿起白板筆,在白板上畫了壹條橫線,劉蕓用手裏的筆,指著這條橫線說,毛總、施總,大家都是同行,我想,妳們也都知道,金融市場,永遠也不可能會處於這樣的壹個狀況。
毛總和施總點了點頭。
劉蕓沿著這條橫線,畫出了壹條上下波動的曲線,劉蕓說,更真實的狀況應該是這樣,有人說,就像是心電圖,這個說法很形象,確實是像心電圖,而且,它確實就是心電圖,金融市場的曲線,從來不是冰冷的,它的每壹次波動後面,代表的都是人心。
只是,它的每次波動,匯聚了太多的人心,多到了足以把單個的人,在裏面淹沒了,讓人感覺不到這是人心的跳動,以為這只是壹條冰冷的曲線。
所以,有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指標,試圖去分析這條曲線,以為這條曲線是有規律可循的,什麽市場派、技術派,其實都是舍本逐木,金融市場的每壹次波動,都是非理性的,妳怎麽能這樣用理性的手段,冷冰冰地去剖析它?
“劉總,妳怎麽能說金融市場的每壹次波動,都是非理性的,如果這樣,那是不是,我們學的每壹本教科書,都是錯的,是廢紙?”施總問。
劉蕓看著他,微笑著點點頭,她說:
“如果施總是金融專業畢業的,那我的答案,可能要讓妳失望了,我的答案是是的,所有的金融教科書,都是廢紙,都是歷史書,是總結已有金融現象的人雲亦雲,而金融市場日新月異,每天每壹分鐘,出現的都是新現象。
“華爾街匯集了那麽多最聰明的大腦,它之所以讓人敬畏,也是它們之所以能掌控世界金融命脈的,恰恰是在於,它們從來不研究過去,而只著眼於未來,過去是每個金融系的教授,都能夠看清楚的,但未來,就算是有十打的金融系教授在壹起,他們也看不明白。
“我敢保證,要是讓那些金融系的教授去進行實操,壹定會血本無歸,妳們知道,這個世界,造成虧損比例最高,虧錢最多的是什麽人嗎?基金經理,特別是那些有教授和博士頭銜的基金經理。
“他們擅長的,不是操盤,其實是用這些頭銜,和那壹堆實際是廢紙的理論,去忽悠投資者把錢交給他們,看看他們實際的業績,都慘不忍睹。”
“這樣說,有點絕對吧?”施總說。
劉蕓笑道:“沒有,我這樣說,是有我的根據的,我敢說妳們讓任何壹個基金經理,把他們的成績單拿出來,和我們比,他們都不敢,比了會讓他們無地自容,要是把這兩份成績單,放在他們的客戶面前,他們的客戶,馬上就會成為我們的客戶。
“就拿我們公司來說,我們招人的時候,只限制壹種人不招,那就是金融專業的博士、碩士不招,其他什麽專業,什麽學歷的我都招,我曾經和他們開玩笑說,要是按學歷比,我們公司,可能是整個金茂大廈,學歷最低的,我這裏連高中生都有。
“為什麽金融專業的博士、碩士不招,因為他們中毒太深,要改變很難,我這裏需要的都是能打仗的戰士,而不是去招攬資金的掮客,我們的目的是要怎麽為我們的客戶創造利潤,而不是他們虧了,我靠著傭金,腰包還鼓了,殺死了這家,接著去殺下家。”
劉蕓說著的時候,看到毛總和施總神情都有些忸怩,劉蕓笑道:
“對不起,我這樣說,不會把兩位都得罪了吧?”
毛總和施總的臉都紅了起來,任溶溶卻在暗暗偷笑。
在此之前,他們怎麽可能沒有對準備合作的對方,做過背景調查,毛總和施總,他們兩個,可都是正經的金融博士。
金融博士,又是大國企的部門老總,手裏掌握著十億的資金,劉蕓說這麽多,就是要先殺殺他們的氣焰,這也是為以後的合作打基礎,壹個自視甚高,經常會自作主張的人,是有合作障礙的。
真到了戰場上,把友軍扔下,第壹個逃跑的可能就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