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妳別慫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孽畜!妳闖下彌天大禍,李家都因此牽累,妳百死難贖其罪!還不快快滾下來受死!”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九十七章 韓國夫人

李治妳別慫 by 賊眉鼠眼

2023-12-2 17:34

  是不是官兒不重要,治下的百姓快餓死,當這個官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從長安城出發時,李欽載壹直將這趟差事看得很簡單。
  兩個目的,壹是解決旱情,二是處置韓國夫人不法之事。
  壹開始李欽載對旱情其實並沒有太重視,在他看來解決旱情很簡單,無非是動用勞力挖溝渠修水庫。
  直到親身下鄉,與老農聊過之後,李欽載才陡然察覺,解決旱情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麽簡單。
  下過鄉以後,李欽載決定要調整自己的計劃了。
  相比無數百姓馬上要餓死,韓國夫人該死還是該活已不重要,可以留著慢慢處置,但眼前的旱情卻是迫在眉睫,必須馬上解決。
  再次看了壹眼幹涸的土地,和不服輸的村莊,李欽載禮貌地向老人告辭。
  回並州城的路上,李欽載表現得很沈默。
  並肩而騎的劉阿四幾番欲言又止,終於忍不住道:“五少郎,他們就算挖通了溝渠,引來了水,也來不及了,今年的收成註定好不了。”
  李欽載點頭:“我知道。”
  “小人看五少郎的意思,還是要幫他們解決引水的問題,可它對收成已無幫助……”
  李欽載淡淡地道:“今年的收成確實來不及了,這是老天註定的,但我們的眼睛不能只盯著今年。”
  “為官壹任,造福壹方,我雖只是個臨時湊數的刺史,但既然當了刺史,就該為百姓做點事。”
  “並州轄下四個縣,所有農田的溝渠必須今年挖通引水,我還要在水源上方修庫蓄水,並州地面上,以後不會再有旱災,這是我能做的。”
  劉阿四遲疑道:“可是……勞力呢?如今各村各莊的青壯勞力想必都在應付自家田地裏的旱情,應該抽不出人手挖溝渠修水庫。”
  李欽載笑了:“會有的,辦法總比困難多,若在我的治下有百姓餓死,是我的失職,我也沒臉回長安見陛下了。”
  ……
  壹行人回到並州城,進城後仍舊是策馬長驅直入,引來無數路人的怒視。
  李欽載不在乎,進了城後他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跋扈紈絝,既囂張又腦殘的那種,人設不能崩。
  回到刺史府,李欽載下了馬便直奔後院臥房,在臥房裏措辭許久,然後奮筆疾書寫下壹道奏疏,火漆封口後走出房門,命劉阿四派人快馬遞進長安太極宮。
  做完了這些,李欽載伸了個懶腰,正打算松口氣,劉阿四送來壹封名帖。
  “五少郎,韓國夫人再次邀請您今晚赴宴。”
  李欽載這次沒拒絕,接過名帖迅速掃了壹眼,笑道:“可真是著急呀,這次再不答應,委實有點不給臉了……”
  傍晚時分,李欽載壹身華服,慢悠悠地走出刺史府。
  赴壹場奢華的酒宴,他仍然沒打算乘車。
  在街上壹路穿行,用心觀察並州城裏的壹草壹木,每個路人的表情,每壹道匆忙的身影,都落入他的眼中,記在他的心裏。
  韓國夫人的府邸離刺史府並不遠。
  府邸略有些破敗,這是當年武後還沒被選進宮時的故宅。
  武後的母親楊氏曾是應國公武士彠續弦之妻,四十四歲嫁給武士彠,高齡產婦居然為武士彠連生三女,其中武後是老二。
  後來武士彠去世,早逝的原配夫人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長大,奪得了家業,便將楊氏和三個女兒趕出了家門。
  楊氏不得已只好帶著三個女兒回到並州,在這座故宅裏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壹直到武後入宮中選,成為太宗身邊的才人,武家母女才翻了身。
  順便說壹句,其實武家與英國公李家的淵源不小,當年武士彠去世,太宗命時為並州都督的李勣為武士彠主持喪禮,並將他的遺體從荊州運回並州下葬。
  故宅雖舊,但已承載了多年的恩怨變遷。
  武家的後人與李家的後人今日再在這座故宅相逢,是敵是友自待天定。
  李欽載站在武家故宅前,默默註視古樸滄桑的門楣許久。
  宅門打開,壹群下人仆女簇擁著壹位雍容華貴的女子緩緩走出。
  李欽載沒見過韓國夫人,但看這位婦人的穿戴和氣質,便知她是韓國夫人無疑了。
  “下官李欽載拜見韓國夫人,官微人輕,豈敢當夫人親迎出門。”李欽載謙遜地行禮。
  韓國夫人大約三十四五歲,典型的熟婦,都熟透了。模樣長得確實不俗,柳眉鳳目薄唇,顧盼間透出的那股子嫵媚風情,絕非少女能模仿得出來的,難怪李治對她如此癡迷,都舍不得要她的命。
  見李欽載行禮,韓國夫人掩嘴咯咯壹笑,道:“久聞英國公家有壹位混賬紈絝,昔日在長安城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怎地在妾身府上卻如此識禮數了?”
  李欽載老臉壹黑,見面就戳人短處,這女人是在撩他還是不會聊天?
  “夫人言重了,下官向來是國朝棟梁,怎會無惡不作?夫人莫信了長安城的謠言。”
  韓國夫人笑得花枝亂顫,胸前壹片白花花的,依稀能聽到“DUANG”“DUANG”的聲音。
  剛見第壹面,李欽載便突然發現自己與李治共情了。
  這女人的風情……換了是他,他也舍不得殺。
  “好久沒見過李刺史這麽風趣的人物了,哪有自稱‘國朝棟梁’的?要不要臉皮了?”
  李欽載正色道:“‘國朝棟梁’不是下官說的,是陛下封賞的聖旨上說的,下官不過是原話復述而已。”
  韓國夫人愈發笑不可遏,兩人站在門口聊了半天,韓國夫人這才驚覺慢待,急忙將他請進府裏。
  故宅不大,是壹座三進的院子,院子和前堂都顯得比較小,遠不如長安的英國公府。
  這座故宅能夠壹直保留並且還能住人,或許是武後的壹種標榜,標榜自己像長孫皇後壹樣母儀天下的同時,也能節儉持家。
  畢竟皇後的故宅這般破落,看在有心人的眼裏,武後的政治形象便立穩了。
  地位越高貴,越要示外人以窮魄,真正的聰明人是不會將奢華的生活表現給外人看的。
  故宅前堂內處處透著破舊,廊柱掉了許多漆,就連堂內的木地板也被磨得片片斑駁。
  李欽載跨步走入前堂,剛進去便楞住了。
  堂內還坐著壹位女子,穿著素淡的宮裝,眉目如畫粉雕玉琢,大約十五六歲的年紀,正垂瞼低頭,壹雙白凈的素手擺弄著案上的壹張古琴。
  聽到有人走進堂內,女子擡眸望去,兩人的目光瞬間相遇。
  身後的韓國夫人咯咯笑道:“今日來客皆是高朋,我家的破宅子可是很久沒來過如此貴客了。”
  “李刺史,這位是金鄉縣主,她的父親是滕王。”
  李欽載壹驚。
  滕王李元嬰,是高祖李淵的兒子,年紀不大,輩分卻不小。
  當年李世民發起玄武門之變,李淵被迫禪位,被李世民半軟禁在大明宮。
  成為太上皇的李淵從此過上了所有男人夢想中的日子。
  每日歌照唱,舞照跳,美酒美人舉不勝數,各種傾城絕色的佳人想怎麽睡就怎麽睡。
  為了安撫李淵,不讓他對朝政再次感興趣,李世民也是頗費了壹番心思,玄武門之變後不知搜羅了多少絕色佳人塞到李淵的身邊。
  滕王李元嬰便是這麽被生出來的,說句不好聽的,他是李淵困頓枯燥之時的產物。
  論起輩分,李元嬰是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而眼前這位金鄉縣主,便理所當然地成了當今天子李治的妹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bansande2024-03-03

    有穿越者李欽載開金手指,搞出來超時代的工業品,番薯良種,開天眼畫出世界地圖,早了近千年開啟大航海時代,還有武後這種千年難遇的內廷輔助,李治就 ...
  • bansande2023-12-28

    李唐王朝都要把太平洋作為內湖了,這還慫個屁呀,內有女帝支撐,外有各路功臣宿將擴土開疆治理天下,治奴只需要長長久久的活著,垂拱而治,安享天下就 ...
  • pesrlharbor2024-03-20

    無論是對於從事工作的人士,還是對於對權謀鬥爭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都提供了獨特而寶貴的觀點和方法論。 ...
  • tiger356582024-03-08

    大唐和後世被奴化的風骨不同,南方人寫的文筆再好也是垃圾文。壹股濃濃的奴才味道而不自知
  • 隨心錄紅塵2024-03-07

    這部作品可以稱得上是不錯的大唐歷史文,作者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和清晰的寫作風格。整體劇情流暢,文風輕松幽默,將搞笑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情節之中。 ...
  • pesrlharbor2024-02-22

    整本書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情節展現了在鬥爭中的聰明才智和不畏艱險的勇氣,通過精彩的敘事和深入的分析,引起了我對權謀遊戲的思考。 ...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